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家央企率先给出“答题思路”

从 ChatGPT 到 Sora,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浪潮一浪接着一浪。目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在近日召开的2024全国两会上,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围绕人工智能(AI)、元宇宙、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低碳科技等领域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如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是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核“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但同时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力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尽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尤为重要,只有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才能抢占发展先机,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更加重视创新、技术进步和智力资源对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具有技术创新导向,是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的重要标志。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

科技创新在加快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需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构建国产化数字基础设施

为新质生产力夯实”底座”

过去一年,全球科技行业的发展令人振奋。大模型标志着AI模型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显著提升,不仅加速了AI技术应用,也推动了实体产业经济发展。大模型训练需要以GPU为算力底座。而从中国发展来看,要抓住技术创新机遇,就必须发展自研技术、构建国产化数字基础设施。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产业基础、提供了创新土壤。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把数字基础设施摆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在数字基础设施有力支撑下,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从2018年开始,数字中国万里行在考察调研多个政府数据中心和采访国内头部拥有自主技术厂商后分析得出,随着国产处理器、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的发展和成熟,在党政机构,能源、金融等关键行业领域,正在实现高安全数字基础设施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高安全数字基础设施成为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力量。

同时,还要加快实现国产化“真替真用”,推动供应链自主可控,加强对“多云多芯多活”下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的研发支持。而且国产化不仅要“真替真用”,还要创造真价值。打通算力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算力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向新而行

坚决扛起科技创新格局中的新使命

在2023年,益企研究院在数字中国万里行考察后发布的业界首个以算网融合为核心的多元算力研究报告——《算力经济时代·2023新型算力中心调研报告》中提到,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数实融合的关键,数智能力需要融入数字基础设施,构建云、网、智、算融合体系的数字经济基础底座。加大对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利用AI技术激活数据价值,加快释放行业数字化生产力,实现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

以中国电子云为例,依托中国电子自主计算产业体系,中国电子云走自主技术创新的道路,从云数融合、市场牵引到商业成功,秉承创新超越的产品体系理念,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数据资源体系规划建设、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等方面全面布局。

作为央企,中国电子云坚决扛起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的使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力推进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化融合,持续发力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首先,在云平台方面,中国电子云从一开始定位就是要做一朵先进的云,在架构技术上保证了先进性,同时结合身份使命,中国电子云同样也致力于在信创原生上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推动信创云的创新。中国电子云一云多芯技术是专属云平台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之一,聚焦在同一云平台支持多样体系架构芯片的原始需求,从总体架构到云产品设计全方位构建围绕多芯纳管的云服务能力、运营能力、运维能力、安全管理、平台兼容性和性能保障,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资源统一纳管与运维,更好的满足用户对多维算力统一管理、灵活调度的需求。

其次,在高安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电子云一直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要求的“发展高性能、边缘数据中心”、“探索本地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指导方针”等政策,构建高安全数字基础设施,助力提供各企业分布式云资源底座,在政务、制造业、金融行业等行业领域积累若干分布式云案例,加快推动高安全分布式云基础设施规模化实践应用。

另外,随着AI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中国电子云在2023年7月6日,正式发布“1+N+M”中国电子云可信智算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以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此外,为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中国电子云打造了城市级大模型行业智能平台——星智2.0,向下链接大模型的提供方,接入当前所有先进大模型,通过构建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接入、统一的调度、统一的浏览、统一的申请,让模型使用者和运营者轻松使用优秀的大模型。

不仅如此,除了在产品方面的创新,中国电子云还积极响应科教兴国战略,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成立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与电子科技大学成立智能协同计算联合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及应用技术展开前沿研究,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效果,共同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加速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创新迭代及示范应用,共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根据赛迪、IDC等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电子云位居中国政务云市场领导者、中国专属云市场关键服务商、中国政务云云安全领导者。同时,中国电子云高安全算力基础设施入选中国电子2023年度“十大重器”,并荣膺2023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大领军企业”,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数字化转型自主创新解决方案优选案例”,和中国信通院“行业云平台领航者”优秀案例等权威认可。

结 语

古代,没有动力,就很难带来变化,就像火车的运行需要强大的发动机。

如今,没有算力,就很难当前错综复杂的竞争中获取快速增长的动力。算力就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还是技术创新的“高地”。可以说,只有得算力者,方能得天下。

因此,只有加快推进算力发展,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底座”,才能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而中国电子云已经率先入场,凭借先进的技术、安全可靠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将进一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

上一篇
下一篇